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砍去后事繁文缛节提倡生前厚养尽孝
大河姚红白理事会推动殡葬改革,每户白事花销从上万元降到六七百元
  滨州日报/滨州网 通讯员 夏玉忠
  “最近,我们居委会一位老人去世,连同丧葬费加在一块总共才花了600多元。”近日,笔者来到滨城区彭李街道大河姚居委会,刚一见面,党支部书记姚德兴就说起了居委会殡葬改革的事。
  大河姚居委会有140户,405人,2012年旧村改造后居民全部住上楼房,主要收入是土地补偿款,还有的务工经商,收入水平不算高。以前,居委会有白事大操大办的风气,老人去世出殡需要3天时间,亲朋招待每桌十几个菜,每家要五六桌,甚至十多桌,还要请六七个人当“柜上”(帮助操持丧事的人)。完事后,主家还得道谢他们,光道谢费就不下千元,每次花费都得上万元,既浪费了居民大量精力,又加重了居民负担。
  “太浪费、太牵扯精力了,这种风气必须刹一刹!2008年,我们居委会召开‘两委’班子及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实行了第一次殡葬改革。”姚德兴说。会上,以姚德兴为会长的红白理事会成立,将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及热心群众等其他5人选入红白理事会。
  红白理事会实行会长负责制,规范了红白事的操作流程,发挥他们熟悉居情民情的优势,让他们真管事、管真事,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觉抵制陈规陋习,使红白事简办常态化。按照当时的规定,不管谁家有事,只要当天时间够,就一天办完,且不允许事主再进行道谢,亲朋招待由原来“一桌菜”换成了“一碗汤”。这样,丧葬费用减下来一半多,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受到欢迎。
  “2012年,居民们住进新小区,丧事依然吹吹打打、穿衣戴孝、行叩拜之礼,与新形势格格不入,还得改!”姚德兴说。
  去年9月4日,居委会再次召开由“两委”成员、全体党员、居民代表参加的民主议政会议,专题商议殡葬改革事宜,出台了“四不”殡葬制度。“不吹打”,即不允许雇鼓乐队,由居委会出资购置音响设备,现场播放音乐;“不见白”,即事主一律不穿孝衣、戴孝帽、穿白鞋,只带青纱和白花;“不招待”,即所有亲友一律吃包子、喝茶水,不再酒水招待,烟必须控制在10元一盒价位;“不叩拜”,即亲属及吊唁人员一律鞠躬,不行三叩六拜之礼。
  这次会议还规定,当年过世的居民,可补发半年土地补偿款及老年补助金,共计2000元左右,如果事主不按规定执行居委会殡葬新制度,这部分钱将不予补发。
  “新制度的实行,使每户丧葬费又从原来的三五千元降到了现在的六七百元。”姚德兴说,“我们一方面压减开支,提倡薄葬,同时加大宣传,号召将省下来的钱用于厚养老人、孝敬老人。”现在,厚养薄葬在大河姚居委会蔚然成风,婆媳关系、妯娌关系、邻里关系和谐,居委会刮起文明新风。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