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组织部关于抽调一万五千干部随军南下任务执行情况的补充报告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华东局并中央组织部并各区党委各直属市委地委:
  关于地方调一万五千干部随军南下任务执行的情况,前华组已有两次报告,兹再补充报告如下。
  甲、各级党委坚决的完成并超过任务,打破了历史的本位主义,在执行中贯彻照顾新区发展为主又照顾老区巩固的原则。据不完整的统计,南下干部总数二二九六八人,其质量一般比留职者为强。
  乙、完成任务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中央及华东局关于抽调南下干部的正确决定,与领导党员干部经过整党加强纪律性教育后政治觉悟提高,与革命胜利形势的鼓舞,是顺利的完成任务的基本原因。
  第二,深入的政治动员与具体说明南下的有利条件与可能的困难,贯穿着领导上强调启发干部的自觉自愿与本人强调服从组织适应全国形势的需要,既不勉强南下,又不放任自流,并将政治动员与帮助解决具体问题适当地结合,迅速解除了党员干部的各种顾虑,普遍提高了干部南下的自觉性与服从性。
  第三,在组织领导上,不仅做到了按级研究了解配备干部与批准的手续,而且为了坚决执行照顾新区为主又照顾老区的原则,有些地区在开始布置动员时,尚未确定谁走之前,强调照顾大局,照顾全党,明确指出接管新区与巩固老区的关系,反对不愿调好干部到新区的本位观念,这是领导上掌握的第一个环节。但在调拨谁走之后,紧接着要防止某些干部临走时乱抓干部而不照顾老区的偏向,这是领上掌握的第二个环节。
  第四,由于时间的迫促,准备的不够充分与任务的提前完成,所以也发生了某些偏差,如有些同志为了南下,有病与初怀孕而不肯讲,集中徐州之后又退回来,以及个别新脱离生产的农民党员和新解放的学生半路逃回。这说明思想教育尚未成熟,组织审查不严,虽然这不是主要偏向,但也不能忽视。
  丙、经过这次干部抽调之后,各级组织变动很大。很快又配备起来了[的]干部,在数量上比前增多了(山东原有干部九六九六八人,今年新提拔刚脱离生产干部三六九一三人,这次南下二二九六八人,现在尚有一○二九一三人),但在质量上半职多了(据胶东东海地委统计,县委书记新提拔者占百分之九六点二,原职者占百分之三点八,县委部长及政府科长新提拔者占百分之九一点六,分区书新提拔者占百分之八二点五,甚至个别县份之主要干部完全是新提拔的)。一般以区党委、地委较强(有的地委配备的阵容尤为整齐,大部分优秀的县委书记提拔到地委),县级较弱,区级最弱。有些乡村级干部相对得强了(多系年纪较大或不愿脱离生产的党员或村干部)。总的看来,组织的阵容一般是保证了。新提升的干部,对下面情况很熟悉,和干部群众的联系较密切,尤其是县委以上的组织,对政策、原则的掌握与具体工作的经验较好;但新提拔到上级机关,还有些胆怯,对业务不熟悉,因此这种削弱是一时的现象。领导上决定积极地深入,具体帮助,支持与鼓励其长处,很快即可克服其短处。有些组织被一时的削弱所吓倒,而失掉信心,或则放任不管,都是错误的。
  丁、在大量干部调走之后,一度的思想有许多波动,有些机关工作干部不安心,认为在下边工作进步快,提拔得快,想南下的因未达到目的而焦急,希望下一次很快走,怕南下的顾虑将来是否调动,也有的认为“早晚脱不了走,晚走不如早走”,以致精神不集中,对工作无信心。也有的干部特别是县区干部认为新的不如老的强,对自己工作无信心,对下级更无信心。新提拔的区干部怕领导不了老的干部,老的干部瞧不起新提拔的区干部。总之,新提拔的县区干部工作历史短(区干部绝大多数是二年以内的),经验少,文化低,认识狭窄。但提拔的干部有朝气,责任心加强了,而自满情绪产生了。今后是如何发挥其长处,克服其短处,稳定其情绪,鼓励其信心。加强政策与业务教育,具体帮助其解决困难,提高其政治文化水平与生产知识,成为目前干部工作的中心环节。
  戊、目前干部的数量虽然增多了,但仍很缺很弱。农村工作干部要在今后生产及结束土改中加紧培养与提高,加强学习领导生产,加强劳动生产观念,培养大量的农业生产领袖。第一,我们的城市工业生产建设干部最缺最弱。目前必先加强企业中的骨干。必须坚决执行中央关于大批的培养训练和提拔产业工人干部的指示,有计划地开办训练班,加强职工的政治教育,普遍进行职工补习习教育,并将各种的学校整理加,继续搜集长于城市工商建设的人材参加生产建设领导。
  第二,我们的教育干部也很缺很弱。今后除长期培养专门教育人材外,目前必须从现有干部中选调一部分文化、理论水平高而又能领导学生群众运动的干部,到教育部门和各种学校。中去工作。(城工干部的情况如检讨,另报。)
  山东分局组织部注:此件出于山东省档案馆资料整理:卢艳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