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31支代表队齐聚洋湖扭秧歌闹新春
阳信鼓子秧歌发源于洋湖乡,是山东三大鼓子秧歌之一

鼓子秧歌人物角色由固定的伞、鼓、棒、花组成。“花”表演者展现的是女性的柔美

鼓子秧歌与古代军事颇有渊源,“伞”是由古代帝王贵族出巡时用的“华盖”演变而来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 李默 王健 通讯员 李雅芹 王洪磊 报道)2月26日,中国阳信第五届鼓子秧歌文化艺术节在阳信县洋湖乡举行。来自阳信县及胶州、商河等地的31支代表队共计1500余人载歌载舞,恭贺新春。原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常祥霖,山东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兼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周忠高参加活动。
  据了解,阳信鼓子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山东三大鼓子秧歌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时人们把它称为“打鼓子”,也叫“大鼓子秧歌”,或叫“跑秧歌”,清朝乾隆年间叫“武秧歌”,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普遍称之为“鼓子秧歌”。阳信鼓子秧歌发源于洋湖乡,传承了古代劳动人民淳朴、勤劳、朴素的性格特点,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又彰显了将帅战场征战的英勇气概。
  本次艺术节由阳信县政府、洋湖乡政府主办,阳信县文广新局、阳信县旅游局协办,由中国邮政阳信县分公司承办。活动期间,不仅有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表演,还将举办鼓子秧歌研讨会、综艺表演、凌霄阁庙会等活动,在为广大群众送上一场喜庆热闹的文化盛宴的同时,进一步弘扬了民间传统文化。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