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王辉 通讯员 张春峰
一个在上海从事金融行业的宁波人,2016年来到滨州搞起了生态农业,并初步探索出园区引领产业扶贫的新模式。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跨度虽然有点大,却与国家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来了个“无缝对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2月9日,记者来到位于滨州高新区的山东甬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从繁华都市大上海来到鲁北小城的这位创业者——刘兴恩。作为山东甬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给记者的第一感觉便是精明干练。他中等身高,体型偏瘦,一双锐利的眼睛,思维敏捷,说起话来井井有条。
从金融到农业,看似两个不相干的领域,在刘兴恩这里却有了融合点。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刘兴恩,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建筑公司做项目经理。2003年,他买下了这家公司,并一直将公司经营到2009年,然而,生意不顺,公司倒闭。于是,又开始做起煤炭生意。因煤炭生意所需资金量大,在做煤炭生意的两年时间里,他接触到了金融板块。后来,他在上海成立了私募基金,正式涉足金融领域。
那么,再后来又是什么机缘巧合让他开始将目光投向生态农业呢?刘兴恩笑着说:“这多亏了一位懂政策的高人指点。”这位“高人”建议刘兴恩做实业,并向农业方面发展,因为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表明,未来的农业大有可为。经过多方考察,刘兴恩看中了山东沿黄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自然和政策优势,于是在2016年,开始入驻扎根高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设立了山东甬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刘兴恩介绍,山东甬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以种植、销售、加工有机蔬菜及休闲观光农业为核心,以精准扶贫、科技惠农为目标的现代化大型涉农企业。说起精准扶贫,刘兴恩说,这是甬利农业的历史使命,我们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投身扶贫攻坚。而他的这种公益理念,其实早在2003年从资助贵州的贫困儿童开始就已经萌发了。
具体到滨州高新区的扶贫,刘兴恩说,我们除了以资助方式进行扶贫外,更重要的是为贫困群众“造血”,尝试运用产业扶贫等新模式让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为此,刘兴恩实施了“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扶贫模式,使贫困户在产业化经营中实现“造血”增收能力,并与贫困户构建起利益联盟机制。
刘兴恩在崔家村运营管理了10个扶贫大棚,在范家村运营管理了16个扶贫大棚,积极吸纳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成员到扶贫大棚,或参与扶贫大棚建设,或以务工形式获取收入,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真正融入到公司发展的进程中,以大幅提高其项目参与度,提升其生产管理综合技能,实现了贫困群众收入的可持续增加。刘兴恩说,以前这些靠低保生活的贫困群众,目前每个月有了2000余元的稳定收入。
2018年,结合滨州高新区实施的园区引领产业扶贫新模式,刘兴恩将进一步推广“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扶贫模式,夯实和增强发展后劲。同时,针对残疾人和贫困户等特殊人群,将为他们量身定做工作岗位,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