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记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代表、秦皇台乡北贾村党支部书记张秀萍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邵一娟 通讯员 张志刚
  2月初,春已归来,冬却一时不肯离开,在东风与北风的博弈中春寒料峭。在滨城区秦皇台乡北贾村,10套120平方米的暖黄色幸福院整齐地排列着,阳光照进73岁赵振英老人家里,一旁的小火炉散发着袅袅热气。
  “吃糖,吃糖。”走进老人家里,墙上贴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海报格外显眼,老人热情地招呼着,“俺现在赶上好时候啦,小时候真受罪了,1960年挨饿,吃树皮,没寻思现在这么好,老了享福了。”老人的欢喜溢于言表。
  为给村里低保老人建幸福院,哭过两回
  2013年6月的一个雨天,包括赵振英老人在内的多户低保户土坯房被水泡了,怕房子倒塌老人受伤,党支部书记张秀萍决定为村里低保老人建10套幸福院。
  可当初建设幸福院,村集体财力严重不足,年收入只有一万九千元,胡同弯弯绕绕不规整,好在村民很支持,拆了80间旧房子,没要一分钱。
  房子拆完了,施工队听说工程款一时不能到账跑了,张秀萍也急也累地哭了。
  责任像一块巨石压着这位女书记。“村集体再难也不能让老人的生活难,一位老人就是一份责任。”张秀萍话说得异常坚决。
  她找到乡里领导商议组织群众捐款,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人心齐,泰山移。捐款当天,全村老少都来了,一位80岁的老人让孩子推着来捐款。那天,电视台到村采访时问老人:“你有儿子,捞不着住,为什么要捐款?”她说:“俺是帮帮俺书记,她太难了。”听到后,张秀萍再一次落泪。
  最终,通过群众捐款、施工队垫资、政府补贴,一个月时间,3个施工队加紧施工,10套幸福院顺利建成。2013年底,17位老人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幸福院。村委会负责房屋修缮、水费开支,衣食、医疗等费用由儿女承担,老人之间相互照顾,共同生活。
  “虽然现在还欠着施工队10多万元,可是看着老人们幸福的样子,我们也有动力。”
  高票当选村支书,让北贾村稳定下来、富裕起来
  北贾村全村210口人,在2011年以前村里不稳定,群众上访不断,“两委”班子不团结。2011年,乡领导找到时任北贾村计划生育专职干部的张秀萍谈话:“村里这么乱,你是党员,你得以身作则才行。”
  张秀萍硬着头皮参加了选举,并以高票当选为北贾村党支部书记。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上任之后,张秀萍做的第一件事是先抓稳定工作,从党员抓起,和党员谈心交心,组织党员学习,让党员和村民代表出谋划策。
  为解决群众的矛盾,2012年近50岁的张秀萍考取了调解员资格证,兄弟之间不和调解好了,邻里之间打仗的调解好了。半年的时间,走门入户,用善心感动了村民,半年时间村里稳定了,邻里和谐了。到如今7年间,村里无一例上访,有事也都在村里化解。
  村里稳定之后,张秀萍又为如何提高群众收入操起了心。2015年,张秀萍带领村集体成立了北贾华信种植合作社,发展林下养殖,建起了10个食用菌大棚。
  “报名的不少,一听说拿钱都不包了,我们‘两委’成员带头承包大棚,带着村民卖蘑菇。不过卖蘑菇确实挺难,头一年打销路,三天三夜捞不着睡觉,白天在棚里忙,晚上12点以后就在棚里采蘑菇,凌晨4点多拉着村民去市区六街农贸市场卖蘑菇。”
  如今,合作社注册了“秦台”商标,食用菌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产品,并与市区几家超市达成合作意向,年产值达到20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
  7年间带领北贾村大变样,收获了一份份荣誉
  身为奶奶,这些年没能照看好孙子孙女,没能照顾到家里,儿媳只能辞职回家照看孩子,张秀萍很是愧疚。
  “孩子们都很理解,都支持我的工作,儿媳妇也很好,我们这些年没闹过别扭。”说到孩子们,张秀萍脸上洋溢着幸福。
  自2011年以来,在她的带领下,北贾村大变样,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杜绝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在村居环境四化五覆盖工作中,党员带头,全村义务铺砖8万多块,年终考核,村民代表为党员划上优秀票;村里无一例计划外违法生育,获评省级示范村;6年无一人上访,获评市级文明村;6年无一人违法犯罪,无一起村民纠纷,派出所6年未到北贾村出过警,获评滨城区平安村居;6年来全村义务扫雪坚持至今。
  在如今的北贾村,处处给人一种耳目一新、清新整洁的感觉:大街小巷硬化了,路面变得平整了,街道两侧宽敞了,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不见了;绿化、美化苗木栽植了,村庄变得漂亮有活力了……
  “我们村里到处都是花,春天的时候味真香。”张秀萍认真地一张张翻看春天拍下来村里的照片,脸上尽是喜悦。
  这就是张秀萍,北贾村党支部书记、滨城区人大代表、市党代表、我市惟一一位基层省人大代表。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