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李淑霞 刘青博 李前军 通讯员 刘杰
编者按:
滨州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在协会主席、编剧兼导演边茂田带领下,创作生产了十余部微电影作品,其中微电影纪录片《红顶清风话杜家》在2017年度中宣部组织的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中荣获30分钟类三等奖;微电影戏曲片《都有数》于2017年12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播出。
2月1日,市文联、滨州日报社、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召开会议,邀请省市宣传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边茂田团队的微电影作品进行座谈交流。同时,边茂田本人也在会上作主旨发言,讲述其进行微电影创作的故事与感悟。本报现对这些发言进行整理刊发,以期促进大家共同思考。
“我”与滨州微电影创作那些事儿
边茂田
《窗口》开启了我的微电影创作之路,并收到了良好宣传、社会效果 2015年12月,我在滨州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首届主席。虽然我对电影电视艺术并不陌生,但由于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现在真的让我做电影电视创作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尤其是具体创作生产,确实感到压力很大。
2015年夏,我与吴延香同志尝试创作生产了第一部8分钟的微电影作品——故事片《窗口》。这部片子主要是反映沾化区检察院创新工作方式,率先在全省探索建设了“检察官约见系统”,开通了犯罪嫌疑人与检察官正常的联系沟通渠道,使犯罪嫌疑人能够直接约见办案检察官,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这部片子公映后,反响很好,得到了省、市检察院领导的充分肯定。领导多次到沾化区检察院检查指导工作。外地检察院也多次派人到沾化区检察院参观学习。该片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促进了检察工作的开展。第一次编导微电影的成功,使我增强了信心,也为我拍摄微电影积累了艺术创作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反映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人民群众不仅是文艺作品的观赏者,更是评判者。那么,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呢?是真善美的作品!而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再加具备一定的创作技巧,才能创作生产出真善美的作品。
我是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有40多年的党龄,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有着深厚的感情,又加上我从事过多年的纪检、宣传、组织等工作,党性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担当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是有的。所以,我创作生产的微电影作品无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为原则,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目的,以反映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标准。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自觉基础上的,是对党对人民情感的自然流露。
微电影纪录片《红顶清风话杜家》,是以清道光年间杜受田为主线,讲述了滨州杜氏家族诚实做人、重视家教、为政清廉、为人师表的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勤政廉政的好风气。微电影戏曲片《都有数》,讲述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刚正不阿、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故事,其主题歌“天有数,地有数,人人心里都有数。当官凭的是良心,不贪不沾真心为民才是好干部”,用通俗的语言道出了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评判标准和呼声。微电影纪录片《黄河夯号》,以沿黄人民群众与大自然英勇抗争为主题,谱写了一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壮丽凯歌……总之,我拍摄的所有微电影作品,都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也正因如此,我们团队的微电影作品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作品必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新时代高歌
当下很多人埋怨很难看到好的、雅俗共赏、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有那么多好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问世,而且影响几代人。为什么?一是这些作品都是作者长期生活的积累与升华,或深入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二是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作者带着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用心写出来的。这样的作品才打动人、教育人,才有生命力,老百姓才愿意听、愿意看。
好的文艺作品不仅源于生活,还要提炼生活、高于生活。我在拍摄《永远跟党走》这部微电影时,共采访了四个典型。其中一个是滨城区北镇街道春晓社区综合党委书记王爱芹,她的特点主要就是帮扶工作做得好。我在采访时她说了这么一句话:“老百姓太容易满足了。咱帮他一把,他就感激得不得了,口口声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一口一个‘王书记’地叫我。老百姓叫我一声‘王书记’,我就觉得肩上的担子很沉很沉的。唉,责任啊!”“责任”,当我听到这两个字后心里沉甸甸的,想了很多很多。于是,我在解说词里是这样写的:“是啊,责任!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责任重于泰山!如果我们党的各级基层组织都能够把责任担当起来,我们的党群关系能不血肉交融吗?”
任何文艺作品都要有鲜明的主题思想,为现实服务,为时代高歌。在创作《红顶清风话杜家》时,我通过阅读杜家《杜氏述训》,看到这么一句话:“教子以身不以言。非不以言也,所言皆其所行耳。”正如荀子所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于是,我把“知行统一,学以致用”作为影片所表现的主题,赋予这部电影以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坚持恪守“认真”二字,在艺术创作上精益求精 文艺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在艺术上精益求精,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而要做到精益求精,除去把握艺术创作规律、运用好艺术创作技巧外,再就是“认真”。
拍摄《海丰塔》时,我带领摄制组先后去了无棣十几次,都是因为回来后感觉镜头拍得不满意或感觉需补拍一些镜头而多次往返。这部微电影的总顾问是无棣县原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郭云鹰同志。郭云鹰热爱文化,对无棣的历史很有研究,并且有独到的见解。他在介绍无棣大觉寺时,说唐贞观年间建大觉寺时,在无棣以北、以东还同时建了两座寺庙,北面的叫楞严寺,东面的叫落后寺。我听后立即对两座寺庙产生了极大兴趣,觉得有故事。因为拍电影就是讲故事,故事讲不好,影片就没有吸引力、感染力。于是,我决定到这两个地方去看看。楞严寺和落后寺两处遗址都距无棣县城70华里,郭云鹰主任说他都没去过,现在啥都没有了不去了吧,但我还是坚持要去。
艺术创作如同攀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写剧本很辛苦,有时来了灵感我凌晨三点起来写。拍戏拍镜头很辛苦,不管炎热酷暑还是冰天雪地,都得到外景地去拍,很多时候都是凌晨四点起床。后期制作更辛苦,不仅辛苦,还很枯燥,镜头一秒一秒地去抠,不满意重新再来,直到满意为止。搞艺术创作和生产就必须坚持“认真”二字,只有这样,才能创作生产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好作品。
新的一年开始了,滨州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决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敢于担当,勇于担当,讲好滨州故事,力争创作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微电影作品,为滨州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是省内首次举办个人微电影创作座谈会
于海丰(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
近几年,我国的微电影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2013年我国的微电影创作只有1400多部,而截至2017年底已达到24万多部。但是在发展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作品,像一些歪曲历史、价值观念扭曲的作品在网络上播出。此种现象引起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开始注重网络净化,推出一批正能量并引起强烈反响的微电影。
在这一背景下,滨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滨州日报社举办这样一场个人微电影创作的座谈会,在省内还是首次,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对于今后滨州微电影创作的繁荣发展,以及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滨州故事都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与《海丰塔》制作感动于边茂田的精益求精
郭云鹰(无棣县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
2017年6月起,我有幸参与了微电影纪录片《海丰塔》的整个制作过程,从边茂田以及他的团队学到了许多东西,包括对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作品精益求精的精神。
这部片子是无棣县第一部利用现代媒体形式,挖掘和宣传无棣历史文化的专题片,虽短短17分钟,但有特色、有内容、有价值、有品味!属精品之作。从形式上讲,它不是一般的宣传片、风光片,而是类似央视“探索与发现”那种深入浅出地挖掘和宣传历史文化的专题片。从内容上讲,一是解答了为什么在无棣建塔,建塔有什么用处这一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二是体现了塔的灵魂是“善”,是劝善之塔、和平之塔、和谐之塔、幸福之塔、导航之塔。三是片子留有许多想象空间和余地,如贞观年间为什么在棣州大地同时建了三座寺院?又等距离呈三角鼎立之势?为什么在塔的西侧长出长寿之树——朴树?这些都有待我们继续去思考、挖掘、开发和利用。
作品体现了神圣的责任感和崇高艺术理想
李登建(滨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不同于当下众多微电影的以娱乐和赢利为目的,边茂田先生的作品或讲述检察官公正办案,或赞颂企业员工艰苦创业,或表现滨州历史人物,或挖掘本土文化、艺术……都是严肃的题材,是反映滨州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正剧,是讲述滨州故事的好作品。
对题材的选取体现了一个艺术家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边茂田选取上述题材作为表现对象,体现了他是一个有神圣责任感、使命感,有崇高艺术理想的艺术家。他从事微电影艺术创作,不是搞着“玩”,不是为了消遣,而是要通过笔、镜头,来展示、讴歌滨州灿烂的历史文化,展示、讴歌我们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以推动滨州文明进步。他是一个为现实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微电影工作者。
微电影虽然篇幅短小,但内容却需相对完整、丰富。这就需要概括叙述和具体画面高度融合。边茂田的作品在这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使作品产生了既深厚又灵动的艺术效果。另外,边茂田作品的语言准确、简洁、生动,一字一句结结实实。而且,他的文字思想含量和文化含量非常丰富,还有不少哲理警句散布其间。这得益于其对滨州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有着全面了解、把握和深入的思考,也得益于深厚的文学修养。
这些微电影引导我们思考这片土地上的文化
王长征(滨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这一系列微电影我全看了一遍,深有感触,确实有很多没想到的地方。边茂田先生和其他一些老同志,还有一些年轻的编剧、演员,能够一起做微电影工程,这是对新时代文艺的一种贡献。
《窗口》反映的是沾化区检察院的故事。把镜头对准政法战线,讲述身边的中国政法故事,宣传正面典型,我作为公安战线的一员,看后深有感触。用微电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反映严肃题材,我觉得在滨州是一种有超越性的贡献。《黄河夯号》让我想起童年遭遇的那些优美而又艰辛的历史,就是那种夯号里面产生的,我们一般的文艺表现上所看不到的那种追寻。其实这是一个线索,如果我们深入下去,如果从这个微电影之门走进去,我们会发现,那些鲜为人知的,流传在民间的,离去的流失的这种优美、深沉,不为人知而又流传于心头深潜于梦境,依然在梦牵魂绕地缠绕着我们。所以我觉得,微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表现让我很感慨。
诚心诚意的艺术创作让人产生情感认同
赵雪松(作家、诗人)
这些微电影,我最感兴趣、认为比较好的还是表现滨州本土文化的那些作品,采访细节安排到位,“即将消失的乡愁”反映充分。这也提醒我们一个问题,就是无论你的才华多么高、素材多么好、团队多么强大,首先你对创作的东西得诚心和诚意。诚心诚意表达出来的东西有一种情感,艺术创作是离不了这个的。
我对《黄河夯号》感觉最好。为什么?因为它难以表现。这个东西都已经逝去了。而且,这个片子有一种文献性质。就是说,边主席在做这个片子的时候,他的思维很开阔,他把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演变史也拿进来了。还和我们当地的传统民俗的东西结合起来做,看了之后,不禁让人在情感上亲近这些乡愁。
当然现在微电影的概念,还有好多需要确定的因素。从传统的电视手法上,更多的是汲取一些纪录片的创作手段,比如说视觉方面的场景重现,这些东西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我感觉还不够,形式还是比较单一一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音乐的等各方面的手段,还可以再丰富。
一大批老同志是滨州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王锋(滨州日报社副总编辑)
用微电影来宣传本土文化,灵活生动,易于传播,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不论《海丰塔》《红顶清风话杜家》这样大的题材,还是《黄河夯号》《滨州剪纸》这些乡土文化的内容,都是立足滨州取材。本土文化的建设打造与地方旅游甚至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应该格外重视。
这些微电影中反映现实题材的都是小切口进入,但主题很有典型性。建设文化滨州光说大的概念不行,越小切口进入,越具体生动。关注现实,对当下社会的热点,策划好、反映好,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在这方面边主席给我们做了榜样。
从边主席两年来创作十几部优秀微电影这件事上,我有个感受,就是一大批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是滨州文化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很多老同志阅历丰富,熟悉滨州,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很可能早的时候,有些文化想法、有些情结没有去施展去实现,退休后有了时间,心态也安静了,愿意静下来去做这些东西。实际上从创作方面来讲,这或许正是一个黄金期。建议建立一定的组织,赋予他们社会属性,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三次“合作”深深为其才气与敬业折服
王昕(滨城区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杜受田故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题材难度在哪?杜受田是影响国运的人,要写这个大院的事情,从明朝到清朝,跨度太大,很难用一个作品说明白。2016年,我们想请边主席拍个微电影,一是把杜家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出来,二是让这个片子起到宣传景区的作用,第三因为景区是省级的廉政教育基地,要把廉政勤政体现出来。边主席写出剧本后,我们一看,果然巧妙地把几个方面都融合到了一起。
2017年6月份,滨城区在“学先进、争一流、上水平”活动和创城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区委组织部就想创新性地开个表彰会,通过微电影综合介绍一下每个模范。我们再次找到边主席。半个月的时间,连拍摄带制作,这个片子叫《永远跟党走》,介绍了4个典型,获得巨大反响,给我们全区的“学争上”添了一把火。
就在这个片子的采访过程中,边主席说:“我发现了一个好素材,能拍成大戏。”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都有数》。在拍摄过程中,有一次边主席三天没睡觉。我真的非常钦佩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