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民政基层巡礼”系列报道之四
公共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群众办事体验持续改善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葛肇敏 通讯员 李海涛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丰富多元,民政工作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但现有的民政工作供给方式、保障水平和管理服务,与人民群众追求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的服务需要相比,还存在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地方。
  正因如此,新时代里,如何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进一步提高民政工作的综合服务保障水平,是对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作风,让群众“跑腿少、办事快”
  1月17日,在北海政务服务中心,北海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进驻的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民政相关业务。该中心每个窗口前都有一台对外放置的显示器,办事群众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各项信息。“中心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职能于一体,并建立了协调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节、压缩时间,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成本,方便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北海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让群众“跑腿少、办事快”,是服务能力提升的标尺。2017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自觉把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人要精神、事要快办、物要整洁”,进一步推动形成“规范、有序、高效”的工作作风。同时,也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各项民政服务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办结和考核评价等流程,并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首问负责、服务承诺、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AB角、“马上就办”和“最多跑一次”等制度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运行。
  在市民政局“第一书记”帮扶下,康家堡村打造多项民生工程惠民便民
  民政工作担负着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治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职责使命。为了使民政工作更好地发挥在民生保障中的兜底作用,强化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支撑作用,市民政局也在着力补齐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短板,努力提高养老服务、防灾减灾、婚姻殡葬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要。
  在惠民县皂户李镇康家堡村综合服务中心,几十名村里的大爷大妈围坐在门口晒着太阳“拉呱儿”。2017年12月底,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这座服务中心由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共同投资兴建,总投资130余万元,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集农村幸福院、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社区服务、社会组织孵化、救灾物资储备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为民服务、保障民生的综合性平台。
  康家堡村是市民政局派驻“第一书记”村。自2017年5月市民政局结对帮扶以来,相继为该村打造了多项民生工程——新建了3处公园、2个高标准采摘大棚,以及这处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启用后,不仅为村民们增添了一个休闲消遣的好去处,也让村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公共服务。”市民政局派驻康家堡村“第一书记”刘连成说。
  以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功为动力,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打开手机,看一看满屏幕的APP,相信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触——隔不了多久,就会多出一个“更新升级”的提示。当下,应用软件的更新频率已经快到让人“烦躁”,但同时,也体现出拓宽服务内容、增加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这样的类比,换到每一个政府职能部门身上同样适用。服务的能力永远没有极限,也一直需要不断地升级、完善。2017年,市民政局完成了自身服务效能的“跑分”——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是全省17地市民政系统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是对我市民政工作的肯定,也为下一步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标杆。
  “在2017年全省民政综合考评中,考核的20个综合大项里,滨州市民政局有12项评分位列全省第一。可以说,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非常浓厚。”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在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期间,全局实实在在地营造了“争一流、上水平”的氛围,民政工作人员的工作劲头“摁都摁不住”,“永争第一”成为工作的常态。
  “全国文明单位的创建很难,保牌子更难。为了巩固成果,市民政局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支部为单位,讨论今后应该做什么;开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活动,学习外省市以及兄弟单位的业务、理念等。这些都是为了引导大家发散思维,积极创新,拓展新的工作领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市民政局将以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为动力,继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政业务工作两手抓、两促进,用更接地气的服务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