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马仁贵种“绿色韭菜”
     马仁贵(右一)

  滨州日报/滨州网 记者 张炜 实习生 张栋然
  “从大营刘村随机取了8个韭菜样品,经过滨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24个指标,均未检出农药残留。”1月26日,坐在滨城区农业局植保站办公室里,马仁贵脸上露出一丝得意。
  韭蛆、蓟马、葱须鳞蛾,是韭菜生长过程中的常见病虫害,尤其是韭蛆最难防治,常用的办法是农药灌根,从而造成农药残留,让人们一度“谈韭色变”。
  今年48岁的马仁贵,2012年就任植保站站长以来,就开始与病虫害作斗争。2015年,他开始学习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每年都要去省里培训三四次。
  “其实,从2007年起,我国的绿色防控技术就逐渐成熟,”马仁贵说,“关键是‘见虫治虫、见病治病’的老观念,给应用这些技术造成了困难。”
  好在,去年滨城区从国家争取到了韭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给马仁贵大展手脚提供了机会。该项目共分为三个示范区,分别是三河湖镇大营刘村、三河湖镇王立平村、梁才街道大郑村,每个示范区选取10亩地,应用的都是“综合疗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我们把单个绿色防治技术整合成规程,让群众像日历一样,应用到韭菜管理的全过程。”马仁贵说。韭菜要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并采取生态调控措施,包括清洁田园、通风降湿、合理浇水、合理施肥等。
  具体到防治举措,物理措施有高温覆膜法、蓝板诱杀、设置防虫网等,生物措施有施用苦参碱粉剂、灭幼脲、应用病原线虫等,化学防治包括喷洒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等。
  “从项目实施开始,我一个礼拜至少3天在地里。”马仁贵说。试验都是由植保站工作人员做,每隔3天、7天、10天、15天就去观察变化。
  这些试验,操作复杂又要求精确。以梁才街道大郑村的试验为例,7月14日,早上5点开始收割韭菜,7点40开始覆膜,当时室外温度是33.7摄氏度,平均地温是30.22摄氏度,共覆膜两畦,8点45分覆膜结束。从9:30开始,每隔一个小时测量一次地温,16:30地温上升到44.5度,挖韭蛆观察,已经死亡。
  “就大郑村这一次,长时间在高温下观察,我差点晕倒。”马仁贵说。而在冬天,为了观察小拱棚里面的韭菜生长情况,他只能跪在地上,直不起腰。
  大半年的辛苦,换来的是可喜的收获。初步试验结果表明,60%乙基多杀菌素对葱蓟马防效在80%左右,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4次,对韭蛆的控制效果在70%以上,使用高温覆膜法两次,对韭蛆的控制效果均在90%以上。
  “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是群众治重于防的老观念,二是不认可新技术,”马仁贵说,“让他们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需要实践证明,也需要大力引导。”
  马仁贵他们通过试验得出,韭菜病虫害防治成本,生物防治低于化学防治,每亩至少低100元。示范区与常规区对比,化学农药用量减少90%以上,示范区内害虫天敌蜘蛛、瓢虫等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大营刘村用这种办法种出来的绿色韭菜,也已经卖进银座,而银座之前是不卖韭菜的。大营刘村每天供应一二百斤,每斤卖到5元,仍然供不应求,而普通韭菜,一斤最多卖2元。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集成整合防治技术,尤其是推行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应用生物菌肥改良土壤,”马仁贵说,“力争把应用生物防控技术的韭菜种植面积推广到5000亩,让更多人吃上安全放心的绿色韭菜。”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