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从自家老宅下挖出一个装有秧歌谱的酒坛子
王贵普:“闭关”俩月钻研鼓子秧歌表演阵法
    图为王贵普向山东艺术学院学生王英杰讲解鼓子秧歌。

  滨州日报/滨州网 通讯员 王洪磊 王伟
  1月8日,在阳信县洋湖乡古宅村,笔者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传承人王贵普。令人意外的是,他先向笔者展示手机app糖豆上的鼓子秧歌视频。原来,他看到网络能更好地传承发扬鼓子秧歌,就自学把表演视频上传到优酷、糖豆上。
  谈起喜欢鼓子秧歌的理由,他说自己长年在外在外打工,看到广场舞很火,就想到了家乡的鼓子秧歌,既是好的表演形式更能锻炼身体。2008年回到老家后,他就约上几个有共同爱好的村民一起研究表演鼓子秧歌,没想到不到一年,队伍就发展壮大到50余人,而他们村一共才160口人。
  2007年在盖新房的时候,王贵普从自家老宅下挖出了一个酒坛子。里面装的不是酒,是一张纸,由于不认识繁体字,他就当一张普通的纸夹在了书本里。后来,经过同村退休教师王贵明解读,才知道这是一张记录整套鼓子秧歌表演形式、阵法的秧歌谱。
  “当时知道是秧歌谱后,他整整两个月没怎么出门,像魔怔了一样,一有灵感半夜里起来写写画画。”老伴崔岭燕说。
  对于鼓子秧歌传承,王贵普不遗余力。“艺人们脑子里有,但是没有文字记录下来,容易失传。”王贵普说。平时他只要一有空就去各村向有名的老艺人请教,把他们的讲述记录下来,几年下来记录了厚厚的好几本。
  “我们乡的秧歌队,每次表演鼓子秧歌我都会去指导。”王贵普说,几年间,他跑遍了洋湖乡大大小小的村。2017年阳信举办国家级赛事“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他受邀带队为比赛选手和游客表演鼓子秧歌。2017年中国阳信鼓子秧歌文化艺术节期间,他带队在参赛22支队伍中一举夺魁。
  “作为洋湖乡文化协会会长,王贵普张罗每个村鼓子秧歌骨干加入协会,方便学习交流。”洋湖乡文化站站长马元华说,“现在洋湖乡97个村,村村都有鼓子秧歌队伍,由此还申报了省级特色小镇。”
  2017年,山东艺术学院舞蹈专业师生多次向他请教鼓子秧歌。他毫不犹豫地放下工作,多次从东营赶回来老家,认真细致地讲解、表演,让她们一步一步地跟着学。
  鼓子秧歌室外表演容易受到天气、人数等多种因素影响,他就想把鼓子秧歌搬到舞台上,邀请市艺术团专家编排舞台剧。“舞台剧剧本已经编好,现在我们正在紧张排练当中,春节时表演,让村民过个欢乐年。”王贵普说:“现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我想联合周边几个村打造‘旅游+休闲+娱乐’的农家乐项目,将我们的鼓子秧歌发展壮大。”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