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在商代只有少数贵族才可以享用盐
张卡


    沾化区冯家镇孙家村发现的青铜煮盐器。

  盐是古代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商代晚期,中原和山东之间便因为盐的原因而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商人为抢占渤海南岸的盐业资源,不断派军东进,引发了商夷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果之一就是渤海南岸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商代晚期渤海南岸聚落遗址骤然增多的原因就是商人东进大量移民造成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夷人不断东退,进而不断反击,间接造成了商王朝的灭亡。《左传·昭公十一年》称之为“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在商代,盐只有少数贵族才可享用,普通百姓吃不到
  盐的重要性有那么大吗?今天来讲,盐似乎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物品,买一袋子就能吃很长时间。但在古代,盐则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税收最为重要的来源。齐国因盐而富强,以及后来的盐铁官营即是例证。
  最近的一个例子则是2011年3月开始出现的“盐荒”事件。当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谁也没想到这起严重的核事故竟然在中国引起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抢盐风波。
  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光,期间更有商家趁机抬价。在今天物资充足、信息快速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何况是几千年前的古人。
  在商代,盐只有少数贵族才可以享用,普通百姓是吃不到的。同时,盐也是商王赏赐大臣的重要物品。商王朝的产盐之地主要有两处,一是运城一带的河东盐池,武丁对西北地区的征伐,主要目的是保持盐路畅通;二是渤海南岸的海盐,晚商时期大规模征伐东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东方地区的海盐。
   商王朝应在今兰家一带设过盐业管理机构
  卜辞中记录的盐业活动主要发生在渤海南岸一带。有块卜辞上面说:“癸未卜,在海師(次),贞:旬亡祸?王占曰:吉。在十月,唯王辷鹵。”(《甲骨文合集》36756)。讲的是殷历十月即夏历二月仲春之季,商王率兵东巡海隅,在产盐之地振兵田猎,保护盐田。
  商王朝非常重视盐业,商王不仅亲自巡视、规划、保护产盐之地,派重臣负责敛取或运输盐卤,还设有专职官吏主管盐业。“鹵小臣其又(有)邑?…乎…邑?”(《甲骨文合集》5596)说商王赐予鹵小臣采邑之事。鹵小臣有自己的封邑,说明“小臣”在商王朝内等级较高。
  滨城区兰家遗址出土铜卣上的铭文便有学者将其隶定为“卤”字,与甲骨文中提及的管理盐业生产的官员“鹵小臣”有关。由此亦可推测,商王朝应在今兰家一带设立过盐业管理机构,负责海盐的生产与供给。
  滨州丰富的卤水资源是如何形成的
  渤海南岸滨海平原地带分布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商周时期的制盐业提供了最为重要的生产原料。这一地区的地下卤水资源是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首先,这里是第四纪地质时期海水反复进退的滨海平原,地质基础是新生代的渤海构造盆地和第四纪的堆积盆地。滨海平原上有宽阔的海岸潮滩,滩面上分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坑洼、潮沟和古河道,有些岸段为河口沙坝、沿岸沙堤等堆积体及其所圈闭的宽浅舄湖洼淀等。这种地貌特征为积水成卤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地质条件。
  其次,渤海南岸地下卤水的形成与海岸线变迁息息相关。渤海沿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的突出特点就是海平面波动幅度大,海陆变迁次数多,海侵发生频率高。在距今11万年以来的晚第四纪时期,至少发生过三至四次大规模的海进海退。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海侵,发生在距今约7500-5000年之间,海水普遍侵入了渤海沿岸低地平原区。目前已被确认的海侵最大分布范围的古海岸线从无棣城东部、车镇、崔口→沾化城→阳信水落坡东→北镇(今滨城区)→博兴纯化、花官→广饶→寿光寒桥→潍坊寒亭→昌邑北部,经平度市新河和灰埠丘陵北麓,向莱州龙口滨海地带延伸。约在距今5000-4000年之间,海平面逐渐下降,并在滨海平原成陆过程中产生了3-4次较长时间的停顿,发育成了多条以贝壳堤、牡蛎礁和舄湖洼地为标志的古海岸线,其中黄河三角洲渤海南岸至少有4-5条古贝壳堤,它们标示出了5000年以来古海岸线的迁移和成陆过程。在海陆反复进退过程中,一些海水滞留在滨海平原的低洼处,并逐渐成为地下卤水盐类物质的来源。
  再次,华北地区第四纪古气候的特点是干冷与温湿波动变化相对较大,尤其是晚更新世以来的干燥化趋势一直在增强,中国北方大陆的沙漠、黄土和盐湖主要形成于晚第四纪地质时期。渤海南岸的地下卤水也是在这一阶段生成。
  华北沿海最近10万年以来的气候水文环境条件最终促成了地下卤水的形成,从而使滨州滨海一带的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易开采的制盐原料——浅层地下卤水。这些地下卤水来源于海水,系海退过程中滞留于沉积层内的海水浓缩而成。据山东省地质矿产局《山东省无棣县东风港地下卤水详查报告》指出,仅现在的东风港一带宜盐区面积就达137平方公里,地下卤水储量13738万立方米,地下卤水可采量8542万立方米,折合原盐461.9万吨。1989年山东省制盐科学研究所在车辋城和东风港两盐区(北起东风港、南至王家坟、东到秦口河、西至谭杨等庄)均匀布置了8处电测点。结果表明,以上两盐区地下60米深度内分布着5个卤水层,地下卤水储量非常丰富。
  商周时期是怎么制盐的
  近几年来,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系以及沿海各地市文物部门联合或分别对渤海南岸盐业遗存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田野考古调查工作,发现了殷墟时期至西周早期,东周、汉魏和宋元时期的上千处制盐遗存。
  滨州境内的盐业生产遗址尚未经过正式发掘,但通过对杨家盐业遗址群的考古勘探,并结合滨州附近已经发掘的寿光双王城遗址和东营南河崖遗址,大概可以看出与制盐有关的遗迹主要有以下几类,即盐井、蒸发过滤池、蓄卤池、涂泥圆坑、滩晒场、盐灶等,其制盐流程也大体相仿。
  首先,从盐井内汲取卤水后经卤水沟流入炉灶周边较大的浅池——沉淀池,通过池子里的草木灰过滤和吸附卤水中的杂质,使卤水在此得到初步过滤、沉淀。
  然后再将其引入蒸发池内,通过风吹日晒进行自然蒸发,形成高浓度的卤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碳酸镁钙得以析出,卤水再次得到净化。盐工把制好的经过浓化处理的卤水放入盐灶两侧的储卤坑。在椭圆形或长方(条)形灶室上搭设网状架子,网口内铺垫草拌泥,其上放置盔形器,一个网口放置一个,最多可以放置上百个。
  最后,在工作间内点火,往盔形器内添加卤水,卤水经加热蒸发后,再向盔形器内添加卤水,再蒸发,再添加,直至盐块满至盔形器口沿,停火。煮盐期间,还要不断除去撇刮出来的碳酸钙、硫酸钙、碳酸镁等杂质。待盐块冷却后,打碎盔形器,取出盐块,一次制盐过程便已完成。
  (作者单位:滨州市博物馆)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